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消息 > 正文

我院中德外教授课心得分享系列报道:中德法学院短期讲学印象

日期:2024-06-17 15:45      点击数: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的学生在研一上中国老师讲授的德国法课程(例如迟颖老师的民法、张彤老师的欧盟法、谢立斌老师的德国宪法),同时学习德语。在研二期间,要上几门德国教授讲授的德国法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类是常驻北京的德方副院长每个学期讲授的两门课程,第二类是由专程从德国过来的教师讲授的短期课程,也是每个学期两门(秋季学期为刑事诉讼法,宪法;春季学期为欧盟法,民法),各24课时。


本学期的欧盟法课程,由中德法学院的老朋友Eike Frenzel教授主讲。他多次来中德法学院讲授欧盟法,对中德法学院很有感情。他与自己教过的中德法学院学生保持联系,还在他们留学德国的时候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做客。称他为老朋友,名副其实。这次授课非常成功,得到同学们的高度好评。


本学期授课结束之后,Frenzel教授写了一份简短的报告,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英杰同学翻译为中文。


通过这篇小文,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德国学者眼中的中德法学院、法大、北京乃至中国。看看他是如何看我们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中德法学院短期讲学印象

——卡尔斯鲁厄(Eike Michael Frenzel)教授/德国弗莱堡


短期讲学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它是连接第一年用中文学习德国和欧洲法律与第三年(如果通过语言测试)在德国合作大学的学习的纽带。一定程度上,学生在一年级用中文、跟中国老师学习的不分内容,到了二年级,再用德语、跟着德国老师从新的角度再学习一次。


24小时的授课,通常可以安排在两周完成,本次《欧盟法》的授课就是如此。如此一来,并非两周每天都上课。而在不上课的日子里,学生可以进行复习,老师也可以利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更好地了解北京--这一点稍后详述。


(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内)


除掌握课程专业知识以外,熟练运用语言和掌握学习方法也是课程的核心内容。而这种技能可以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可以在作业和练习中跟着 lǎoshī(“老师” --字面意思是:“老”的教师)学习。每位前来中德法学院授课的德国教师都意识到,当他或她遇到学生时,用德语授课,听力理解是一项特殊的挑战。同时,也有一些学生的语言技能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很好或非常好的水平:他们的书面作业和在课堂上的发言(经过事先的小组讨论)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学生们也习惯了教师的语速和教学特点。


有限的授课时间要求教师对教学资料进行选择和限制。通过并行处理类似主题并讨论结果(例如,在处理欧盟机构时,后续接着处理机构平衡或欧洲法院关于各种基本自由或《宪章》各种基本权利的裁决),学生可以各自获得自己的见解,并练习处理各种法律和法律知识来源。


鉴于欧盟成员国的多样性,以及学生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事实,可以发现明显的差异和惊人的相似之处。授课老师可以选择分析历史参考资料和文件,如在《欧盟法》授课范围内,可以选择《舒曼宣言》,此外,也可以对一些促进全球贸易的创新进行分析,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不断发展的国际标准集装箱(ISO-Container)。


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在昌平北部还有一个校区,可乘坐班车和地铁抵达)位于市中心西北部的三环路内,靠近原火车北站,紧邻一座 13世纪的古城墙。这一古城墙穿过学校对面的公园,一直向北延伸几公里。校园内的很多建筑都是近十年来建成的。


教室的技术设备非常现代化。学校的食堂共分四层,每天早、中、晚开放。此外,还有超市、洗衣房和体育设施。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的教师大多有在德国留学和交流的经历,有的还取得了博士学位。中德法学院还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学校为前来授课的德国教师提供了非常周到的照顾。


(沿古城墙向西眺望)


从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出发,您可以游览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故宫、雍和宫、天坛、景山(煤山)和三里屯。此外,您还可以游览周边地区,如非市中心的颐和园、慕田峪长城、八达岭长城或黄花城、法海寺、八大处、明十三陵或香山。这些旅游景点数不胜数,甚至不是一个短暂假期就能尽数游览的。空气质量因季节和天气条件而异,但由于当地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近年来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从后海俯瞰朝阳区)


因此,短期讲学可以使我们多方面探索在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的生活。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探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