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会议讲座 > 正文

“法治思维的育成与学术进阶”——我院举办首场国际化法治人才成长成才座谈会

日期:2021-10-27 16:16      点击数:     来源:

10月25日,由我院主办的“法治思维的育成与学术进阶——国际化法治人才成长成才系列座谈会”在学院路校区综合楼顺利举办。本次座谈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讲人分别为清华大学法学院何海波教授、南开大学法学院宋华琳教授、我院谢立斌教授和我校法与经济研究院徐文鸣副教授,与谈人分别为我院讲师姜冯安博士和叶晨博士。座谈会由院长解志勇教授主持。来自我院和国际法学院的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全体同学参会。

座谈会伊始,解志勇分别介绍了各位主讲人、与谈人的学历、学位特点。特别指出除姜冯安博士外,与会老师们都是非法学背景出身,但通过个人不同的求学经历以及在法学领域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深耕,均在不同的法学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对于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各位同学有较强的借鉴经验和极高的参考价值。

何海波教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指出同学们应该充分拓宽自己的眼界,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法学基本功,同样要关注历史、社会环境等超越法律本身的因素。何海波教授强调学习外国法或比较法,不应抱有仰视外国法的心态,而是要以平等的姿态去理解和思考外国法多大程度上能够为我们所吸收借鉴。在当今中国逐渐走向世界中心的国际形势下,比较法研究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宋华琳教授同样从其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谈起,提出比较法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反思本国法律的利益得失,他鼓励同学们成为国别法研究的专家,直接借助外语工具阅读原始文献,避免中文译介的以讹传讹,同时在引用国外学者的著述时,要注意该著述在该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主义可拿来,问题需土产,理论应自立”。通过比较研究,提供有现实关怀的学术产品,揭示不同国家间的“法律共振峰”。

谢立斌教授讲到他的人生经历,包括在德国汉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谈到了语言学生进入到法学领域后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学习文史哲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掌握熟练的论文写作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最后,他提到学习好中国法对法律规范体系的总体认知以及将来进一步对外国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利的。

徐文鸣副教授谈到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提出了六个关键词,分别为“全球治理”、“跨学科”、“国别领域法”、“沉浸式体验”、“海外项目申请”、“融入与交往”。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需要拥有全球治理的眼光,建立起跨学科思维,做到国别领域研究专精。在课外可赴对应国家攻读硕士学位或赴国际组织实习,海外项目要早做申请准备,在国外留学或实习期间应尊重东道国传统,并表达中国立场。

叶晨博士主要讲解了美国法学院LLM,SJD,JD,PhD各学位之间的区别,并结合她的实践经历和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分享了美国法学院申请、法学学习方法以及毕业后就业去向等经验。

最后,姜冯安博士分享了他在荷兰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并且指出同学们应该熟练掌握中国法的知识,无论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还是从事涉外实务型工作时向域外传递好中国声音。

与会学生在认真聆听各位教师的发言后,积极向与会教师提问。叶晨老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概括性地回答到保持已有的语言优势,训练法学阅读、写作、检索能力,规律作息以及勤奋自律是从语言学习转变到法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点。

座谈尾声,解志勇总结指出,同学们作为没有法学基础的语言生来到法大学习,要尽快跨越学术自卑感这个门槛,将其化为奋进的动力。语言学习和法学学习不同,法学学习更重逻辑。同学们应放眼全球,世界才是你们的舞台。经过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的阶段,现在应该是“衣带渐宽”付出勤奋努力的时候。如果走上学术这条路,要耐得住孤寂和清冷。“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在法学学术发展的道路上,其实大家并不孤单,你的同学师长会与你同行,你的家国情怀和法治理想会与你同行,法大会与你们同行,祝同学们在法治学术海洋中畅游,顺利、健康、茁壮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