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教师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三等奖

发布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327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遴选结果。我系马臻教授撰写的工作案例《研究生导师通过网络发文等形式投身“三全育人”的案例》获得工作案例类三等奖。

       据悉,两项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主办。自2022年4月开展以来,通过省级教育工作部门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推荐、个人(团队)自荐三种渠道,共征集到35225件作品,经专家遴选,形成入选名单。此次复旦大学师生共获得10个奖项,其中在第六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获得4个奖项。

       网络育人是学校打造“大思政”格局、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环境系分党委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有“复旦环境人”“复旦环境学生”微信公众号和各个班级的微信公众号,鼓励引导师生结合专业、结合实践、结合学习、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增强网络育人实效。下一步,环境系将以网络育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形成网络育人矩阵。

       获奖者经验分享

       1.定位-学习-联动

       定位:我曾写了抒情散文投各种报刊,大多杳无音信。后来,发现适合自己写的题材包括研究生读研、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适合写的体裁包括:经历介绍型文章、经验分享型文章、教育述评。找到自己优势写作领域,才能形成特色。

       学习:要写好文章,离不开学习。要学习新闻写作的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关于新闻写作的网课,还要学习研究生教育、思政工作、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书籍,阅读报刊上关于教育的文章,这样写出的文章更会有通透感,写作者本人也会有提高。

       联动:写网文、报刊文章要和自己的本职教学、育人和管理工作相结合,找到“要我做”“我想做”“我能做”的交集。要善于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可以展示的系列成果,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

       2.撰文要诀

       要有通透感,即对某一个领域了解深刻,又能表达出来。为了增加通透感,需要一线实践、读书、听网课、听别人讲。

       要有立体感,就是不能平铺直述,而要有层次感,有褶皱,抽象和形象相结合。

       要胸怀天下,就是视野要宽广,目光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很小的范围。

       要接地气、冒热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

       总之,写文章要有深度、高度、温度,还要有立体感。

供稿:马臻

编辑:薛睿彬

审核:王文